壹玖🌱随笔

壹玖🌱随笔

双重预防机制构建的七个糟点

0 428

本文最后更新于3月前,若内容或图片失效,请留言反馈。部分素材来自网络,若不小心影响到您的利益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

双重预防机制是安全工作的核心,也是一切安全工作的基础。双重预防机制对于遏制生产安全事故具有重要作用。但是目前双重预防机制呈现出的效果并不十分乐观,存在方方面面的问题,总结为以下七个方面:

一是缺乏统一的构建及运行标准,形式五花八门,名目十分繁多,结果不具备操作性。目前国家关于双重预防机制尚缺少统一的标准,各个省份不同行业虽有相应的标准,但是概念、程序和要求差异很大,企业还未完全脱离摸着石头过河的窘境。

二是基本概念及逻辑关系搞不清楚,基本术语及定义不符合双重构建要求。对于风险点、危险源、风险等概念还未完全理顺,尤其是危险源这个核心概念没有按照双重预防机制逻辑要求定义,导致危险源识别不出,措施制定不准确。

三是构建工作与任务全部委托,让咨询机构成为构建过程中的主角。很多企业认知存在问题,将双重预防机制作为一项任务来完成,全部交付咨询机构来完成,没有主导这项工作,结果导致辨识的危险源,制定的管控措施与本单位实际大相庭径。

四是构建过程责任分工不明确、落实不到位,往往是安监部门单打独斗。构成过程唱成了独角戏,技术、设备、班组等最熟悉危险源的人员没有参与进行来,导致风险识别的不全、评估的不准确、措施制定的不科学,为事故的发展开了口子。

五是融合性不强,未将风险管控与隐患排查融合,未将双重与标准化、职安体系融合。把双重预防机制当做一套全新的体系来做,抛开既有的管理模式,另起炉灶,形成两张皮,结果做了多套,一套也没有做成,成为纸面束之高阁。

六是构建输出成果不明显,未将输出结果与日常管理措施相融合。双重预防机制输出成果不明显,未形成适用的作业指导书、风险告知卡、检查清单、规章制度等成果,导致管理手段难以实施落地。

七是一劳永逸,未根据风险或管理变化进行定期评估及更新。初次构建完成后,未因环境、风险等变化及时更新,导致新出现的风险未能识别,未制定有针对性的管控措施。或者管控人员未及时更新,人员未及时履责,责任空转。

标签:

您阅读本篇文章共花了: 

发表评论